權利要求書: 1.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包括殼體(1)和支撐架(2),所述殼體的頂面設置有進料口(3),底面設置有出料口(4),所述殼體內設置有第一輥軸(5)和第二輥軸(6),所述第一輥軸上周向設置有多排第一切割齒(7),所述第二輥軸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切割齒配合的第二切割齒(8),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割齒包括第一連接端(7?1)和第一切割端(7?2),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輥軸連接,所述第一切割端的厚度為所述第一連接端厚度的一半使得所述第一切割端在所述第一連接端的一側形成第一凹部(7?3),所述第一切割端的頂面在所述第一輥軸的圓周方向為弧形使得所述第一切割端的一端形成第一尖端;
所述第二切割齒包括第二連接端(8?1)和第二切割端(8?2),所述第二連接端與所述第二輥軸連接,所述第二切割端的厚度為所述第二連接端厚度的一半使得所述第二切割端在所述第二連接端的一側形成第二凹部(8?3),所述第二切割端的頂面在所述第二輥軸的圓周方向為弧形使得所述第二切割端的一端形成第二尖端;
所述第一切割端正對所述第二凹部設置,頂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凹部內;
所述第二切割端正對所述第一凹部設置,頂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部內;
所述第一輥輪和所述第二輥輪的下方設置有導流體(11),所述導流體的頂端為由兩個平面向上傾斜形成的尖部,底部為方形結構,兩個斜面遠離尖部的位置與所述底部之間設置有第三弧形槽(12);
在第一輥軸和第二輥軸的同一橫切面上,所述第一尖端的運動軌跡和所述第二尖端的運動軌跡至少有兩個交點,所述尖部靠近最下方的交點設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割端的頂端與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之間有間距;
第二切割端的頂端與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面之間有間距。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殼體的兩端,所述殼體的底面為傾斜的,靠近所述進料口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在遠離第一尖端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弧形槽(9);
所述第二連接端在遠離第二尖端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弧形槽(10)。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輥軸和第二輥軸的同一橫切面上,所述第一尖端的運動軌跡和所述第二尖端的運動軌跡有兩個交點。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輥軸和所述第二輥軸以所述尖部對稱設置。
說明書: 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屬于廢舊輪胎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背景技術[0002] 隨著運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每年都有大量的廢舊輪胎產生,為了防止廢舊輪胎直接處理造成環(huán)境污染,人們研制出一系列廢舊輪胎處理設備,而在對廢舊輪胎處理前,需要對
輪胎進行細碎作業(yè),因此輪胎膠塊細碎機應運而生,現(xiàn)有的輪胎膠塊細碎機主要有兩種形
式:一種是刀片式輪胎細碎機,這種結構的細碎機對輪胎膠塊分割時,由于輪胎膠塊具有彈
性,很容易受擠壓變形卡住刀片,雖然通過加大驅動刀片的力能一定程度的解決該問題,但
是效果不理想,容易損壞刀片,大大減少刀片使用壽命:另一種是滾軸式輪胎細碎機,通過
在兩個相互作用的輥軸上設置相互作用的齒將輪胎膠塊擠壓后切斷,這種輪胎細碎機相對
于刀片式的輪胎細碎機被卡住的幾率大大減小,但是細碎效果差,為了增加細碎效果可以
使用多對輥輪逐步對輪胎膠塊細碎,防止輪胎膠塊卡住,但是大大增加了輪胎膠塊細碎機
的復雜結構。
發(fā)明內容[0003]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對輪胎膠塊細碎效果好的輪胎膠塊細碎機。
[0004]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一個技術方案如下:[0005] 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包括殼體和支撐架,所述殼體的頂面設置有進料口,底面設置有出料口,所述殼體內設置有第一輥軸和第二輥軸,所述第一輥軸上周向設置有多排第
一切割齒,所述第二輥軸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切割齒配合的第二切割齒,所述第一切割齒
包括第一連接端和第一切割端,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輥軸連接,所述第一切割端的
厚度為所述連接端厚度的一半使得所述第一切割端在所述第一連接端的一側形成第一凹
部,所述第一切割端的頂面在所述第一輥軸的圓周方向為弧形使得所述第一切割端的一端
形成第一尖端;所述第二切割齒包括第二連接端和第二切割端,所述第二連接端與所述第
二輥軸連接,所述第二切割端的厚度為所述連接端厚度的一半使得所述第二切割端在所述
第二連接端的一側形成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切割端的頂面在所述第二輥軸的圓周方向為弧
形使得所述第二切割端的一端形成第二尖端;所述第一切割端正對所述第二凹部設置,頂
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凹部內;所述第二切割端正對所述第一凹部設置,頂端延伸至所述第一
凹部內。
[0006] 優(yōu)選的,第一切割端的頂端與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之間有間距;第二切割端的頂端與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面之間有間距。
[0007] 優(yōu)選的,所述進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殼體的兩端,所述殼體的底面為傾斜的,靠近所述進料口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
[0008]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連接端在遠離第一尖端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連接端在遠離第二尖端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弧形槽。
[0009]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輥輪和所述第二輥輪的下方設置有導流體,所述導流體的頂端為由兩個平面向上傾斜形成的尖部,底部為方形結構,兩個斜面遠離尖部的位置與所述底
部之間設置有第三弧形槽;在第一輥軸和第二輥軸的同一橫切面上,所述第一尖端的運動
軌跡和所述第二尖端的運動軌跡至少有兩個交點,所述尖部靠近最下方的交點設置。
[0010] 優(yōu)選的,所述在第一輥軸和第二輥軸的同一橫切面上,所述第一尖端的運動軌跡和所述第二尖端的運動軌跡有兩個交點。
[0011]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輥軸和所述第二輥軸以所述尖部對稱設置。[0012] 本發(fā)明提供的輪胎膠塊細碎機在使用時,將廢舊輪胎膠塊經過進料口進入殼體內,在第一輥輪和第二輥輪的反向旋轉(參見圖3中箭頭的方向)的作用下并且經第一切割
齒和第二切割齒撥動使得廢舊輪胎膠塊向第一輥輪和第二輥輪中間聚集,在第一切割齒的
第一切割端和第二切割齒的第二切割端貼近時,第一切割端和第二凹部配合對廢舊輪胎膠
塊形成局部擠壓并且在第一尖端的作用下將廢舊輪胎膠塊局部切斷,同時第一切割端和第
二切割端形成的剪切力將切斷部位分割形成更小的廢舊輪胎膠塊;同理在第一切割齒的第
一切割端和第二切割齒的第二切割端貼近時,第二切割端和第一凹部配合對廢舊輪胎膠塊
形成局部擠壓并且在第二尖端的作用下將廢舊輪胎膠塊局部切斷,同時第一切割端和第二
切割端形成的剪切力將切斷部位分割形成更小的廢舊輪胎膠塊;這樣在成排的第一切割齒
和第二切割齒的作用下將廢舊輪胎膠塊切碎;如圖3所示,在前端的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割
齒對廢舊輪胎切碎時,相鄰的后端的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割齒限制廢舊輪胎膠塊向后移動
和膨脹,配合前端的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割齒使得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割齒能夠更容易將
廢舊輪胎膠塊分割,其中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與相應的切割端的頂面形成較銳利的部
位在撥動廢舊輪胎膠塊時相對與兩側位置擠入廢舊輪胎膠塊內部更深,并且加大了與廢舊
輪胎膠塊的接觸面積,使得廢舊輪胎膠塊受力時更不容易相對于切割齒滑動,有利于后端
的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割齒對廢舊輪胎膠塊的限制。由此可見本發(fā)明通過對切割齒的改進
使得滾軸式輪胎細碎機的細碎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0013] 圖1為本發(fā)明的輪胎膠塊細碎機的外部結構示意圖;[0014] 圖2為第一支撐輥和第二支撐輥的配合關系圖;[0015] 圖3為圖2的一種仰視圖;[0016] 圖中附圖標記;殼體1、支撐架2、進料口3、出料口4、第一輥軸5、第二輥軸6、第一切割齒7、第一連接端7?1、第一切割端7?2、第一凹部7?3、第二切割齒8、第二連接端8?1、和第
二切割端8?2、第二凹部8?3、第一弧形槽9、第二弧形槽10、導流體11、第三弧形槽12。
具體實施方式[0017]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
于限定本發(fā)明?;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
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18]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輪胎膠塊細碎機,參見圖1?圖3,包括殼體1和支撐架2,其中支撐架可以是整體的支架,也可以是多個支撐腿組成,只要能實現(xiàn)對殼體的支撐作用的結構
即可,此處不做具體限定,所述殼體的頂面設置有進料口3,底面設置有出料口4,所述殼體
內設置有第一輥軸5和第二輥軸6,所述第一輥軸上周向設置有多排第一切割齒7,所述第二
輥軸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切割齒配合的第二切割齒8,所述第一切割齒包括第一連接端7?1
和第一切割端7?2,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輥軸連接,所述第一切割端的厚度為所述連
接端厚度的一半使得所述第一切割端在所述第一連接端的一側形成第一凹部7?3,所述第
一切割端的頂面(即遠離第一連接端一面)在所述第一輥軸的圓周方向為弧形使得所述第
一切割端的一端形成第一尖端,所述第一連接端在遠離第一尖端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弧形槽
9;所述第二切割齒包括第二連接端8?1和第二切割端8?2,所述第二連接端與所述第二輥軸
連接,所述第二切割端的厚度為所述連接端厚度的一半使得所述第二切割端在所述第二連
接端的一側形成第二凹部8?3,所述第二切割端的頂面(即遠離第二連接端一面)在所述第
二輥軸的圓周方向為弧形使得所述第二切割端的一端形成第二尖端,所述第二連接端在遠
離第二尖端的一側設置有第二弧形槽10;所述第一切割端正對所述第二凹部設置,頂端延
伸至所述第二凹部內;所述第二切割端正對所述第一凹部設置,頂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凹部
內。一般的,第一輥輪和第二輥輪及其切割齒在制作時制作成相同大小和結構即可,安裝時
反向安裝即可,為了防止膠塊堵塞,可以將第一切割端的頂端與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之間
設置間距,第二切割端的頂端與所述第一凹部的底面之間有間距。
[0019] 上述的輪胎膠塊細碎機在使用時,將廢舊輪胎膠塊經過進料口進入殼體內,在第一輥輪和第二輥輪的反向旋轉(參見圖3中箭頭的方向)的作用下并且經第一切割齒和第二
切割齒撥動使得廢舊輪胎膠塊向第一輥輪和第二輥輪中間聚集,在第一切割齒的第一切割
端和第二切割齒的第二切割端貼近時,第一切割端和第二凹部配合對廢舊輪胎膠塊形成局
部擠壓并且在第一尖端的作用下將廢舊輪胎膠塊局部切斷,同時第一切割端和第二切割端
形成的剪切力將切斷部位分割形成更小的廢舊輪胎膠塊;同理在第一切割齒的第一切割端
和第二切割齒的第二切割端貼近時,第二切割端和第一凹部配合對廢舊輪胎膠塊形成局部
擠壓并且在第二尖端的作用下將廢舊輪胎膠塊局部切斷,同時第一切割端和第二切割端形
成的剪切力將切斷部位分割形成更小的廢舊輪胎膠塊;這樣在成排的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
割齒的作用下將廢舊輪胎膠塊切碎;如圖3所示,在前端的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割齒對廢舊
輪胎切碎時,相鄰的后端的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割齒限制廢舊輪胎膠塊向后移動和膨脹,
配合前端的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割齒使得第一切割齒和第二切割齒能夠更容易將廢舊輪
胎膠塊分割,其中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與相應的切割端的頂面形成較銳利的部位在撥
動廢舊輪胎膠塊時相對與兩側位置擠入廢舊輪胎膠塊內部更深,并且加大了與廢舊輪胎膠
塊的接觸面積,使得廢舊輪胎膠塊受力時更不容易相對于切割齒滑動,有利于后端的第一
切割齒和第二切割齒對廢舊輪胎膠塊的限制。由此可見本實施例中通過對切割齒的改進使
得滾軸式輪胎細碎機的細碎效果更好。
[0020] 為了便于出料可以將進料口和所述出料口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兩端,所述殼體的底面設置為傾斜的,靠近所述進料口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另一端的高度,這樣經過第一輥軸和
第二輥軸后下落的細碎膠塊經斜坡即可下滑至出料口排出,當然還可以在殼體內設置撥料
機構等便于排料的機構,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此處不再贅述。
[0021] 為了進一步提高輪胎膠塊細碎機的細碎效果,申請人還做了如下設計,參見圖3,所述第一輥輪和所述第二輥輪的下方設置有導流體11,所述導流體的頂端為由兩個平面向
上傾斜形成的尖部,底部為方形結構,所述第一輥軸和所述第二輥軸以所述尖部對稱設置,
兩個斜面遠離尖部的位置與所述底部之間設置有第三弧形槽12,;在第一輥軸和第二輥軸
的同一橫切面(即沿中心軸線的切面)上,所述第一尖端的運動軌跡a和所述第二尖端的運
動軌跡b有兩個交點,所述尖部靠近最下方的交點設置。該結構在廢舊輪胎膠塊被細碎后向
下運動時與尖部接觸,接觸時,在尖部和兩個尖端的作用下尖部首先擠壓被細碎后的膠塊
中間部位使得被細碎的膠塊底部位置在兩側向中間靠攏,與第一切割端的頂面或第二切割
端的頂面產生間隙,防止被細碎的膠塊貼合第一切割端的頂面或第二切割端的頂面而不容
易下落,然后隨被細碎的膠塊下移,尖部穿透被細碎的膠塊形成對細碎后的膠塊再次剪切,
將被細碎的膠塊分為兩部分,一般分沿左側斜面下滑,一部分沿右側斜面下滑,下滑的過程
中由于底部還處于向中間靠攏的狀態(tài),因此第三弧形槽和尖部連接的位置形成支點,使得
細碎的膠塊完全被分為兩部分時每部分沿支點位置翻轉后下落,不容易與斜面、第一切割
端的頂面或第二切割端貼合而阻止二次切割后的廢舊輪胎膠塊下落。需要說明的是,上述
第一尖端的運動軌跡a和所述第二尖端的運動軌跡b有兩個以上的交點的情況下同樣能達
到本方案的目的。
[0022]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
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
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聲明:
“輪胎膠塊細碎機”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